冬蟲夏草,這種獨特的生物,因其神奇的藥用價值,在市場上備受矚目。人們對它的產量也格外關注,那么冬蟲夏草年產量究竟有多少呢??
從歷史數據來看,冬蟲夏草的年產量波動較大。在 20 世紀 50 年代以前,全國年產量曾達 100 噸以上。到了 60 年代初,產量降至 50 - 80 噸。而進入 90 年代,年產量僅有 5 - 15 噸。近年來,據相關資料顯示,在 2010 - 2011 年,青海省冬蟲夏草年產量在 150 噸左右,占到中國總銷售量的 60% 以上 。但 2010 年后,因過度采挖和生態(tài)退化等問題,野生資源銳減,全國年均產量降至 50 - 100 噸區(qū)間 。?
中國作為冬蟲夏草的主產區(qū),占據世界產量 95% 以上 。其中,青海又是我國冬蟲夏草的主要產區(qū),其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 60% 。青海省境內 2 市 6 州均有分布冬蟲夏草,總面積約 7000 萬畝。在平均海拔最高的三江源地區(qū),冬蟲夏草分布最多、產量最高、品質較好,約占青??偖a量的 80% 。有數據表明,青海從事冬蟲夏草及關聯(lián)產業(yè)約 50 萬人,全省冬蟲夏草年產量在 100 - 120 噸 。2024 年,青海冬蟲夏草產量約為 135 噸,與往年基本持平 。?
然而,冬蟲夏草的產量并非一成不變,諸多因素影響著它的年產量。?
首先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變化對冬蟲夏草產量影響顯著。冬蟲夏草生長在海拔 3500 - 5000 米的高寒地帶,對生長環(huán)境要求極為嚴苛。全球氣候變暖致使雪線上升,其生存區(qū)域逐漸縮小。同時,產區(qū)的草場退化、草皮脫落、土壤裸露、濕地萎縮等問題,嚴重破壞了冬蟲夏草生長的宏觀環(huán)境和微生物環(huán)境 。而且,冬蟲夏草的生長與寄主蝙蝠蛾幼蟲數量緊密相關,而蝙蝠蛾幼蟲的地理分布受植被、土壤結構和當地氣候的溫度、濕度等多種因素影響。一旦這些生態(tài)因素發(fā)生改變,就會影響蝙蝠蛾幼蟲的數量,進而影響冬蟲夏草的產量 。?
其次,過度采挖也是導致冬蟲夏草產量下降的重要原因。盡管各地政府出臺政策禁挖和限挖,但高額的市場利潤驅使人們過度采挖。人們不僅在已知產地反復尋找,還向一些偏遠產地進發(fā)。這種過度采挖導致產地面積縮小,單位面積產量下降 。?
此外,畜牧業(yè)發(fā)展和草場改造也對冬蟲夏草產量有一定影響。過度發(fā)展畜牧業(yè),載畜量過大,破壞了土壤結構和植被,減少了蝙蝠蛾幼蟲的食物,導致蟲源衰退 。不合理改造草場,改變了牧草種類,破壞了蝙蝠蛾和冬蟲夏草的生存條件,使得冬蟲夏草數量縮減 。?
冬蟲夏草年產量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,目前整體產量呈現(xiàn)不穩(wěn)定且有下降趨勢。保護冬蟲夏草的生長環(huán)境,合理控制采挖,對維持其產量穩(wěn)定和資源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?
免責聲明:該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(lián)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